最新文章
健康福利大放送 | 100个免费肝癌筛查名额!先到先得~
2025年3月18日是第25个“全国爱肝日”,今年的宣传主题是“中西医结合,逆转肝硬化”,旨在提高全社会对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炎肝硬化的认知,从而减少我国肝硬化和肝癌沉重的疾病负担。为积极响应这一号召,我院联合多个学科特别推出“肝病早筛查・早治疗・早康复”活动,通过“三早”健康管理模式,为广大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与关怀,同时推动肝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。
【活动时间】3月18日9:00—11:00
【活动地点】门诊大楼一楼大厅
【活动形式】
• 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免费腹部超声、血清学检测项目,包括免费筛查项目甲胎蛋白异质体、异常凝血酶原(PIVKA-II)、高尔基体蛋白73(GP73)等。
• 免费咨询肝健康相关知识。
• 发放科普宣传资料。
【推荐人群】
• 感染性肝病患者(慢性乙型肝炎、慢性丙型肝炎等)。
• 病毒性肝炎携带者。
• 肝癌家族史人群。
• 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。
• 长期饮酒、生活不规律人群。
【温馨提示】
★活动当天请携带身份证及之前的检查资料,方便专家为您提供更精准的诊疗信息。
★免费筛查名额100名!现场报名,报完即止。
健康科普
肝癌早期症状隐匿,一旦出现肝区疼痛、消化道症状及出血等明显体征,患者往往已步入中晚期,错失手术良机。那么,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降低肝癌风险,控制病情发展呢?
01早期筛查揪出隐患
肝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,30岁后增速加快,男性高于女性。尤其是有烟酒嗜好、压力大、熬夜习惯的乙肝病毒携带者,更是肝癌的高危人群。对于这部分人群,定期体检,进行早期筛查至关重要,一旦发现异常,应立即就医。
02高危人群,定期筛查
根据《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(2020版)》与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0》,以下高危人群应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:
• 具有乙型肝炎病毒(HBV)和(或)丙型肝炎病毒(HCV)感染
• 长期饮酒
•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
• 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
• 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
•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(MAFLD)
• 糖尿病、肥胖、吸烟和药物性肝损伤
• 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
• 男性 35 岁以上、女性 45 岁
03健康生活方式筑防线
①接种乙肝疫苗: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方法,接种对象主要为新生儿,其次为婴幼儿、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及高危人群。
②抗病毒治疗: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应按照相关指南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。
③预防黄曲霉毒素暴露:注意粮油食品的干燥与通风,减少存储时间,避免厨房竹木制厨餐具的霉变,特别是竹木制菜板、筷子、饭勺等厨餐具的清洗与干燥储存。
④防范微囊藻毒素暴露:家用饮水机和桶装水应避免阳光直射,防止绿藻生长,避免长时间储存桶装水。
⑤改善不良生活方式:戒酒戒烟,避免熬夜,保持健康体重,超重肥胖者应通过良好饮食习惯与增加运动减轻体重。提倡以蔬菜为基础的膳食模式,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,适量补充芹菜、蘑菇类、葱属类蔬菜、豆类及豆制品等单个食物或食物组,以及膳食来源或补充剂来源的维生素E等。
普及肝病防治知识,推动肝病早筛早治,减少肝病对社会的危害。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积极的治疗,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肝病的发病率,提高生活质量。
END
图文:黄梅玲 编辑:办公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