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师风采 | 泉州援博茨瓦纳医生吕培闽:万里之外践行医者使命 患者慕名而来满意而归(学习强国平台、泉州晚报、泉州网、泉州通、泉州医界)

发布时间:2021-07-06 阅读 : 14793

医师风采 | 泉州援博茨瓦纳医生吕培闽:万里之外践行医者使命 患者慕名而来满意而归



福建学习平台

2021-06-28



作者:苏凯芳 潘党胜 侯蓉

吕培闽(右)用钳子裁剪手术所需要的螺钉(来源:泉州网)

为了不让患者白跑一趟,他经常是最晚下班的那一名医生;螺钉的长度不合适,他在手术室里拿着大钳子现场裁剪制作……冒着职业暴露的风险,顶着重重压力,处处为患者着想的他,就是福建省第16批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弗朗西斯敦分队、泉州市光前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吕培闽。

诊室外坐满患者 经常最后一个下班

吕培闽援助的仰加圭医院是博茨瓦纳第二大转诊医院。骨科在当地可以说是一个“热门”科室。由于医院预约没有限号,加之听闻有中国的骨科医生坐诊,每逢周四门诊日,吕培闽的诊室外都坐满了慕名而来的患者。

诊室外坐满了慕名而来的患者(来源:泉州网)

原本下午4点就可以下班,但为了不让远道而来的患者白跑一趟,他都会坚持着看完最后一名病人。别的诊室都按时关门,只有他的诊室依旧是人来人往。医疗队的队友常常在晚饭后,才看到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。

“那些病人骨折后出行不便,又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看病,很多都是伤后未能及时得到治疗,真的很可怜。我下班晚点没关系。”吕培闽说,有时刚结束门诊回到驻地,值班护士一个电话过来,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医院,给那些远道而来的患者看诊。

顶着压力和风险 尽力做好每台手术

在博茨瓦纳进行手术,除了要避免HIV阳性的职业暴露外,更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,因此手术时的防护级别比在国内还要高。

每周的手术日,医院会给吕培闽安排4台手术。由于人员紧缺,他的手术搭档是一个刚参加临床工作的实习生。从术前的消毒到最后的缝皮,他都必须全程参与。一台手术下来,N95口罩、护目镜经常会在他的鼻梁上、脸上留下深深的压痕。

2021年年初的一个深夜,一名75岁的老人因车祸受伤前来就诊。老人右小腿骨碎成多块,肿胀严重,皮肤缺损,伤口无法闭合。当地骨科医生检查后认为,老人的小腿可能需要截肢。吕培闽经过评估后对老人说:“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。”当时,他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个老款的外固定支架,这让手术有了成功的把握。可喜的是,经过手术,老人的小腿得以保住。查房时,老人向他伸出大拇指表示感谢。吕培闽说:“看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,不管再辛苦,都是值得的!”

手术材料缺乏 想方设法予以解决

在博茨瓦纳,吕培闽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手术材料不全。因为疫情原因,相关器械供货中断,很多部位需要的特殊钢板都没有。为了尽快为患者手术,他只能用普通钢板替代。螺钉没有合适的长度,他直接在手术台上拿着大钳子临时剪裁。“材料的缺失,让我们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手术方案。裁剪螺钉费时费力,这是我在国内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,但为了患者,我们只能尽量克服。”

对吕培闽而言,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患者错过最佳的手术时间。在当地,因种种原因,很多患者未能及时就诊及手术。等到可以手术时,已经是伤后一两个月甚至更久。这也导致许多骨折患者出现了畸形愈合、关节僵硬的症状,这给手术带来很大困难。

2021年3月,一名16岁的手臂骨折患者伤后两个月才来就诊,骨折处已有大量骨痂愈合形成。但经过吕培闽的努力,患者术后第三天便出院,并返回学校参加考试。

近日,博茨瓦纳当地的器械商终于恢复供货,髓内钉手术和关节置换手术需要的特殊器械及内置物都能及时提供。获悉该消息的吕培闽开心不已。

吕培闽要到2022年才能回国,他说:“参与此次医疗援助,感触良多。与国内相比,这里缺医少药,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强大,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。我能做的不多,作为一名医生,我会尽我所能去救治更多的患者。”



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